在江蘇蘇州革命博物館,有一件珍貴的革命文物——李建模家書,曾于2020年6月赴北京參加專題展覽。這封信不長,是烈士李建模在抗日戰(zhàn)爭期間寫給在常熟的母親的。
在這封家書中,李建模以流暢的行書,表達對母親的牽掛和囑托。對于物價飛漲、度日艱難卻無法奉養(yǎng)母親表示內疚,他在信中寫道:“只因整天奔波,未及照顧大人,清夜自思,實覺罪歉,諒大人亦能恕兒也。物價日漲夜高,我家又無產業(yè)維持生計,定必艱難之至,竊兒不能奉養(yǎng)大人,時覺不安……”
信中透露出一個孝順兒子的無奈和深情。這封信的背后,展示了一位革命先烈的清廉風骨和高尚情操。
李建模寫給母親的信
李建模,1907年2月出生于江蘇常熟梅李鎮(zhèn)的一個普通家庭,幼年喪父,由母親獨自撫養(yǎng)成人。他14歲進布莊當學徒,23歲升任布莊駐滬的負責人。在上海,他在立信會計學校學習了財經知識,并接受了進步思想,1934年夏,加入中國共產黨。后來他在梅李、滸浦等地發(fā)展進步團體,組織藝絲社,出版《藝絲》周刊,宣傳革命思想。
常熟淪陷后,他受中共江蘇省委派遣,回常熟領導抗日斗爭,是常熟人民抗日自衛(wèi)隊的創(chuàng)建人之一。在創(chuàng)建和鞏固蘇南東路抗日游擊根據(jù)地的過程中,需要大量的經費和物資保障,他想方設法籌措資金,千方百計征集物資,精打細算合理分配。為籌集經費和武器,他甚至把母親紡織紗布的多年積蓄、妻子的金銀首飾和變賣兩間房子的款額,全部捐出作為革命經費。李建模為保障革命經費和物資供給作出了出色貢獻,被譽為新四軍在蘇南抗日游擊根據(jù)地的理財能手、“紅管家”。
1942年,李建模從新四軍六師調到茅山抗日根據(jù)地工作,先后擔任江南財經處處長兼惠農銀行行長、新四軍六師十六旅供給部部長、蘇南人民行政公署行政委員兼財經處處長等職。此信寫于1943年,正值日偽集中大量兵力對茅山、丹北、太滆等地區(qū)抗日根據(jù)地進行瘋狂“清鄉(xiāng)”,革命形勢極為嚴峻,財經工作困難重重。李建模不畏艱險,帶領財經干部積極向邊區(qū)開辟稅源,征收稅款。由于環(huán)境惡劣,不少財經干部因此犧牲。在他的努力領導下,新四軍燃眉之急的財源問題得到了緩解。
李建模(1907—1945)
作為財經干部,李建模經常布袋裝金條、肩膀背現(xiàn)鈔,經手的現(xiàn)金時常幾萬乃至上百萬,可謂“腰纏萬貫”。游擊區(qū)資金監(jiān)管很大程度靠干部個人覺悟,可是在家信中,李建模除了表達家境困難、未在經濟上接濟母親的歉疚,沒有絲毫利用職務之便補貼家用的想法,反映了一位共產黨員的無私風骨。
李建模嚴格執(zhí)行財經紀律,事事處處艱苦樸素,廉潔奉公。盡管“腰纏萬貫”,個人從不動用分毫,極其勤儉:一張白紙兩面寫,一只信封用四次;晚上點燈記賬用三根燈芯,開會點兩根,不辦公只點一根。至今保留的他當年寫給金壇縣財政干部的一封信,巴掌大的信,正反兩面都寫滿了字。李建模為抗日理財、用財,精打細算節(jié)約每一個銅板的模范行為,受到了譚震林等新四軍領導的贊揚。
抗戰(zhàn)勝利后,1945年10月,李建模隨新四軍北撤,因長江渡輪沉沒,不幸遇難,犧牲時年僅38歲。李建模烈士留下的這封家信,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他一生艱苦奮斗、廉潔奉公的崇高美德。2009年,江蘇省評出“5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江蘇英雄模范人物”,李建模名列其中。
(來源:蘇州學習平臺)
上一篇:廉潔:清廉自守,志行高潔